618结束后,贴身肉搏即时零售正式进入“主流电商”序列。即时巨头竞速进入6月下旬 ,零售美团宣布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,新排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;近期 ,位赛阿里巴巴也宣布饿了么并入电商事业群,贴身肉搏正式走向大消费平台……
大厂们如此急着地在这条新赛道紧锣密鼓的即时巨头竞速布局,一场电商赛道的零售新的排位赛已经开打 。
什么是新排电商时代的即时零售 ?凌晨1点23分 ,刚加完班的位赛小林美团闪购下单了一盒退烧贴、一瓶电解质水,贴身肉搏也就二十来分钟 ,即时巨头竞速美团骑手就将商品送到了她家门口,零售这距离她3岁的新排女儿体温升至38.5℃仅过去半小时 。而在以前,位赛同样的需求 ,她只能选择24小时外卖药店或硬扛到天亮 。
这是对即时零售消费场景的典型解释,也是大厂争抢细分市场的缩影 ,甚至它还能悄然重构中国零售业的底层逻辑。
很明显,起初“送外卖”的模式,正逐步升级为多家行业巨头“送万物”的全品类较量。万变不离其宗 ,更多玩家、更多品类参与的新“排位赛”里,“履约效率水平、商品供给丰富度、用户习惯与权益保障”等依然是“游戏玩家”需要闯过的难关。
| 即时零售到底拼什么?|
作为本地化就近供给的电商新模式,即时零售已经呈现出良性 、高潜的态势 。
基于产业红利维度看 ,即时零售的商业前景确实明朗。来自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最新发布的《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(2024)》显示 ,“预计2030年,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。” 。在“天眼查”平台,搜索“即时零售”关键词,可查询到相关企业将近5000家 。
该细分赛道是包含生鲜、医药、3C数码等成百上千SKU品类的超级市场。从这个意义看,即时零售的核心逻辑是,在30分钟内为消费者匹配和完成最优商品资源的供给、配送服务。
“一个是快 ,一个是全,这是我比较喜欢的地方 ,平时在电商平台能买的,现在附近也能线上买”。一位经常使用即时零食服务的消费者说道 。
在他看来,即时零售虽是专业的行业名词 ,但“精髓”在于“即时”二字,换句话来讲,一是有东西送;二能送得快;三是消费者用得好。在笔者朋友近期的一次体验中 ,通过某平台下单后,遭遇了平台订单被无故取消的情况 ,平台方和商家端并未完成该订单的相应履约承诺,由此造成用户体验上的“创伤”。
不难发现,履约效率是入场券,也是第一道生死线 。
紧随其后的是商品供给的广度与深度 ,它能决定闯关者能走多远,逻辑在于完成履约的前提一定是有吸引消费者的产品。凯度咨询的数据显示 ,38%的购买源于即时性嘴馋冲动,35%来自探索尝鲜欲望 。
比如,从生鲜果蔬到iPhone15,目前即时零售覆盖品类同比增长超3倍 ,与此同时,一些厂商也与沃尔玛 、永辉 、大润发等线下零售商超进行深度绑定。不过 ,问题在于,当各平台在日百、生鲜等基础品类高度同质化时,谁能率先突破3C数码、美妆、大家电等高客单价品类 ,意味着谁更可能打开利润天花板。
从目前市场增速态势来看 ,用户规模的增长不再是难题,但平台之间对用户的争夺是一场持久战 。因为规模决定市场,市场决定体量和企业的商业回报,这个逻辑与十多年前的外卖、网约车PK几乎如出一辙,回过头来看 ,如今这些领域活下来的企业均是拥有了一批忠实用户粉丝,才确保建立起护城河。
站在行业视角 ,凯度《2024 Kantar O2O即时零售白皮书》指出 ,30岁以上群体首次以55%的占比成为即时零售主力军,较2023年提升5% ,于企业而言,这些都会是即时零售市场需要重点抢占的用户群体 。
总结下来 ,电商经历过C2C 、B2C 、拼购 、直播等竞争后 ,重新回到配送效率的竞争,时间再次成为电商竞争的胜负手。这就留给了参赛者三道难题,如何将平均配送时效压缩至30分钟以内 ?如何在3-5公里半径内储备足够丰富的商品?又如何让消费者在产生需求时第一个打开自己的APP ?
| 参赛者实力如何? |
既然“履约时效度、商品供给能力和用户规模”成了玩家在即时零售排位赛战场赢得先机的关键要素 ,各企业在这些方面的实力表现也清晰可见 。
当前,整个行业基本被划分为3大阵营,一类是以美团闪购、饿了么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;一类是拼多多 、京东一类的传统电商平台;还有一些则是具备即时配送潜力的顺丰 、闪送等企业 。理解这种市场划分格局,需要进一步明确,这些企业实力的战略路径和资源禀赋并不趋同。
具体来看 ,美团依然是整个行业最富有竞争活力的企业。据此前一些媒体报道,中国外卖市场峰值每天超过1.4亿单,其中美团在8000万-9000万单,其中不乏闪购送上门的非餐饮商品,据预测以闪购为主的非餐品类日订单早超过1800万。
客观地而言,美团的竞争力会显得更有商业成熟性,一方面是美团超过700万的骑手构建起的毛细血管级配送网络,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城市社区;二是超过7亿的用户规模基础,加上美团在线下市场的供应链仓储布局 ,以及与各大品牌形成的生态效益,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各式各样的非餐商品